热门搜索:叶绿素仪,光合仪,叶面积仪,植物多参数测量仪,呼吸强度测定仪,树木生长锥,根系扫描仪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MultispeQ 植物多参数测量仪:开启植物表型研究与作物育种新范式

MultispeQ 植物多参数测量仪:开启植物表型研究与作物育种新范式

发布时间: 2025-09-05  点击次数: 63次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安全压力凸显的背景下,快速、精准、低成本的植物生理表型测量工具成为农业科研与育种领域的迫切需求。MultispeQ 植物多参数测量仪作为一款开源、便携且功能强大的科学仪器,凭借其创新设计与良好的性能,重新定义了植物表型研究的边界,为科研人员、育种家乃至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一、多参数同步测量,一站式捕获植物生理全景

传统植物生理测量仪器往往功能单一,需多台设备分别测定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环境参数等指标,不仅操作繁琐,还易因测量时间差导致数据关联性下降。MultispeQ 打破这一局限,集成多种传感器与测量模块,可同步获取植物生理与环境两大维度核心参数,实现 “一次测量,多维分析"。

在植物生理层面,仪器通过脉冲振幅调制(PAM)荧光技术,精准测定光系统 II(PSII)量子产额(ΦII)、非光化学淬灭(NPQ)、线性电子传递速率(LEF)等关键光合参数,甚至可解析非光化学淬灭的细分组分(如快速松弛的 qE 与慢速松弛的 qI),助力深入探究植物光保护机制。同时,基于红(650nm)与红外(940nm)光透射原理,仪器可快速估算相对叶绿素含量(PQ SPAD),其测量结果与行业标准 Minolta SPAD 502 Plus 相关性高达 R²=0.91,且因测量面积更大(约 1cm²),有效降低叶片局部异质性带来的误差,数据重复性更优。

在环境参数层面,MultispeQ 内置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HTU21D,湿度精度 ±2%、温度精度 ±0.3℃)、光合有效辐射(PAR)传感器与可选配的 CO₂传感器(SenseAir® S8,精度 ±0.02% 体积分数),可实时记录植物生长的微环境条件。其中,PAR 测量通过 RGBW 传感器算法优化,在自然光、LED 等不同光质下与 LI-COR LI-190R 量子传感器的相关性达 R²=0.9967,且具备余弦校正功能,确保不同光照角度下的测量准确性。

二、高灵敏度与快速响应,捕捉动态生理变化

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如干旱、高温)的研究中,早期生理响应的捕捉对解析胁迫机制至关重要。MultispeQ 凭借出色的灵敏度与响应速度,成为逆境生理研究的理想工具。

在小麦逆境实验中,MultispeQ 能精准检测到水分胁迫与高温胁迫下 PSII 天线系统连接性的细微变化,其记录的 OJIP 曲线可清晰识别高温胁迫的 K-step,揭示放氧复合体(OEC)的热不稳定性,这一变化比叶片形态或生物量变化更早出现,为胁迫早期预警提供依据。同时,仪器支持快速荧光动力学(OJIP 曲线)与慢速荧光动力学(Fv/Fm、Y (II))测量,可在几秒内完成单次光合效率测定,结合连续监测模式,能动态追踪植物在昼夜节律或环境波动下的生理状态变化。

与传统仪器相比,MultispeQ 在灵敏度上表现突出。例如,在检测电子传递链损伤时,其对质体醌库(PQ 库)大小变化的响应比 FluorPen FP100 更灵敏;而在快速筛选大量样本时,虽 PAM 2500 在早期胁迫检测中略占优势,但 MultispeQ 的测量速度与便携性更适合田间大规模表型筛查,兼顾 “早发现" 与 “高通量" 双重需求。

三、开源设计与低成本,打破科研仪器壁垒

传统植物表型仪器往往价格高昂(数万美元)、操作复杂,且数据格式封闭,限制了其在资源有限地区或大规模研究中的应用。MultispeQ 以开源理念为核心,从硬件到软件全面降低使用门槛。

软件与数据平台方面,MultispeQ 配套的 PhotosynQ 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科学协作社区,支持数据实时上传、共享与在线分析。用户可通过 Android 手机、电脑端应用程序控制仪器,数据自动关联地理位置(GPS)、测量时间等元数据,生成可视化图表与统计报告。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积累全球 18 个国家超过 29 万组实验数据,形成跨区域、跨物种的植物生理数据库,为协作研究与数据复用提供支持。

四、便携耐用与多场景适配,突破实验室边界

MultispeQ 的便携设计使其能轻松应对实验室、温室、田间等多种应用场景,尤其适合偏远地区或复杂环境下的长期实验。仪器体积小巧(13.5×7×5cm)、重量仅 260g(含电池),支持蓝牙与 USB 双连接,田间测量时无需外接电源,单块电池可连续工作数小时。其外壳采用耐用塑料材质,搭配软质泡沫叶片夹,既能保护内部元件,又能确保测量时的遮光性与叶片固定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MultispeQ 的场景适应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在哥伦比亚田间的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研究中,仪器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稳定工作,准确区分耐热与热敏基因型的叶片冷却能力差异;在墨西哥小麦试验站,通过测量叶片温度 depression(LTD)与光响应曲线,成功构建基因型特异性的叶片温度模型,预测精度达 R²=0.88;在大豆猝死综合征(SDS)研究中,仪器结合 GPS 定位功能,可绘制田间光合参数的空间分布图,揭示病害早期对光合系统的隐性损伤。

五、助力育种与生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

MultispeQ 不仅是基础科研的有力工具,更在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中展现出巨大价值。在育种领域,仪器可通过测量光合效率对光强的响应(ResponseG:PPFR),快速筛选高光利用效率的基因型。例如,在 178 份攀援豆(Phaseolus vulgaris)育种材料中,ResponseG:PPFR 与生物量、产量的相关性达 r=0.31-0.35,且基于该参数的表型选择准确率优于传统基因组选择,尤其在新环境预测中,表型预测精度比基因组预测提升 53.1%,为早期世代材料筛选提供高效手段。

在农业生产中,MultispeQ 可作为精准农业的 “便携式诊断工具",帮助生产者监测作物营养状态(叶绿素含量)、水分胁迫程度(NPQ 变化)与光合效率,指导灌溉、施肥等管理措施。例如,通过监测小麦旗叶的 ΦII 与 LEF,可判断籽粒灌浆期的光合能力,预测产量潜力;在干旱地区,仪器可快速评估作物的抗旱性,为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MultispeQ 植物多参数测量仪以 “开源、便携、精准、多能" 为核心优势,打破了传统仪器在成本、场景与数据共享上的壁垒,为植物生理研究、作物育种与精准农业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从实验室的分子机制研究,到田间的大规模表型筛查,再到全球协作的科学数据网络,MultispeQ 正推动植物科学向更高效、更开放、更贴近生产需求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科研人员解析植物逆境响应机制,还是育种家筛选高产抗逆品种,亦或是生产者优化田间管理,MultispeQ 都将成为得力助手,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技术力量。

联系客服,获取详细参考文献原文!

  • 联系电话电话
  • 传真传真
  • 邮箱邮箱15533276965@163.com
  • 地址公司地址石家庄桥西区新石中路金石大厦B座
© 2025 版权所有:河北凡耕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冀ICP备2021028923号-2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