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集成,全面测量
MultispeQ 集合了叶绿素荧光仪、差示吸收仪、叶绿素仪和气象站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在野外或实验室中,无需携带多种仪器进行复杂的操作,仅通过这一台设备,就能全面获取植物的多项关键参数。例如,其能够测量光合表型,识别植物或藻类的生物或非生物胁迫 。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量,如光系统 II 量子产量(ΦII)、非光化学猝灭(NPQ)等,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状态 。而差示吸收仪功能可用于研究植物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差异,有助于探究植物光合色素的变化及光合途径的响应 。同时,测量叶绿素含量能直观反映植物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气象站功能则可同步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为分析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
测量快速,提高效率
科研工作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样本,时间效率至关重要。MultispeQ 在这方面表现出色,一次典型测量只需 15 秒左右 。以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研究为例,若要对上千株作物进行光合参数测量,传统仪器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 MultispeQ 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这不仅节省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数据,为研究的推进赢得宝贵时间,使科研人员能够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实验方案。
灵活开源,定制流程
不同的科研项目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和方法,MultispeQ 的灵活、开源特性满足了这一多样化需求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创建适合自己的操作流程。例如,在研究某种特殊植物对特定环境胁迫的响应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源的程序接口,调整测量参数的优先级、测量时间间隔以及数据记录方式等,使测量过程更贴合研究需求,获取更有针对性的数据。这种定制化的操作流程,避免了因仪器功能固定而无法满足特殊研究需求的问题,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数据存储与传输便捷
MultispeQ 支持多种数据存储与传输方式。在野外操作时,可通过手机 APP 控制,数据实时存储至 PhotosynQ 云平台 。这一功能具有多重优势,一方面,科研人员在野外测量过程中不用担心数据丢失,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云端也已保存了最新的数据 。另一方面,数据实时上传使得团队成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看和分析数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团队协作。例如,身处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可以同时对同一批测量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及时交流研究思路和发现。若为室内试验,还可以通过桌面 APP 和网页 APP 进行操作,进一步方便了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应用领域广泛
MultispeQ 在众多科研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可用于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帮助农民和农业研究者优化种植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例如,通过监测作物的光合参数,判断作物是否缺乏养分或遭受病虫害,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生态学研究中,可用于研究植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如气候变化、土壤污染等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在植物育种工作中,能够筛选出具有优良光合特性的品种,加速育种进程 。如 WRCHR 的科研人员在进行耐夜间高温作物的研究中,采用 MultispeQ 测量光合活动对夜间高温的反应,为培育适应夜间高温的作物品种提供数据支持 。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 MultispeQ 评估叶面施用硒纳米颗粒对玉米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 。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 MultispeQ 在推动各领域植物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MultispeQ 植物多参数测量仪以其功能强大、测量快速、灵活开源以及便捷的数据存储与传输等特性,在植物科研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科研人员深入探索植物奥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着植物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